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我在基层纪检干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经工作十五年了。十五年来,回首过往,有过眼泪,有过欢笑,有坎坷,也有感动。
纪检干部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监督者和践行者。纪检干部肩负着纯洁干部队伍,改进干部作风的神圣使命。我常想如果把我们的事业比作一株枝繁叶茂、浓荫匝地的参天大树,那么纪检干部就是一只只辛勤的啄木鸟,它不断地剔除掉这株大树上的蛀虫,默默地为大树医治疗伤,正因为有了啄木鸟这样的“医生”,我们的事业之树才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在长期的纪检工作实践中,我总是用一颗细腻、敏感的心灵捕捉身边感动人心的人和事。忘不了,每次周一例会上,镇领导总是语重心长的关于改进干部作风、严明干部纪律的谆谆教诲,那一句句朴实、明白的话语好像晨钟暮鼓一样,始终萦绕在我们每一名干部的耳畔;忘不了,我们单位那个年届花甲的老刘,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依然在灯下一字一句的阅读着党报党刊;忘不了,那个三十刚出头,文质彬彬的小郭,在处理民事纠纷中,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一次次深入田沟院落,用他的真诚、执着和汗水、终于使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镇(办)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践行者,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常常对身边的同事、朋友讲,我们是农民的儿子,是党和人民哺育了我们,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民群众是我们干好各项工作的不竭源泉和宝贵动力。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许你一个温和的微笑,会驱散群众心头的乌云;也许一杯淡淡的清茶,群众会和你促膝长谈,了解许多事情的真相……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向我们表明,干部作风的好坏,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正是有了人民这块浑厚苍茫的土地,我们的事业才会开花结果。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在那血雨腥风的国统区,是人民群众冒着生命的危险保护着我们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我们的战士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与我们并肩作战,迎来了新中国的灿烂黎明…….那时候,我们党和人民我们的干部和群众,真正做到了鱼水情深,水乳交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和诱惑,我们干部中间有少部分人,慢慢动摇了理想信念,意志消沉,沉闷萎靡……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有了怨言、误解,甚至有对抗对立情绪,从而导致我们一些工作会出现举步维艰陷入僵局的现象和局面。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伟大的党发出了践行群众路线、开展“三严三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号召,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精神和勇气,再一次重新审视我们身上的缺点和问题,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聚焦忠诚、干净、担当,争当“四个”表率,争做“四有”干部。我们基层干部在践行中省市县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中,在落实民情日记、干部去向公示、干部挂牌上岗、信访当日接待、群众办事干部代办“五项制度过程中,纪律作风和干部自身形象明显改观,党员干部在严格纪律中担当责任、在适应严格约束下干事创业的意识和劲头明显增强。同样,在田间地头,在农家院落,常常出现群众和我们手拉手,问寒问暖,如话家常的感人景象。我感到,我们内心的暖流迸涌而出,我们春风得意的走在青山绿水间,走在乡间小路上,用辛勤、智慧和汗水,不断谱写着乡村一曲曲最美丽的时代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