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洛南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聚焦基层项目建设领域痛点堵点,充分发挥监督“前哨”作用,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有效激发项目建设一线的干事活力。
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责任层层加码、事事担责”问题,该派驻纪检监察组主动作为,督促县发改局健全项目建设责任分担机制。通过清晰界定政府部门与项目建设单位的职责边界,从项目申报源头厘清责任链条,构建起“放管服”各环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闭环体系。同时,推动建设平台公示权责清单,确保责任划分与项目建设实际需求精准匹配,从根本上杜绝“小马拉大车”式的力不从心现象,让基层能够卸下不必要的责任包袱。
为破解“数据多头报、系统来回切”的基层难题,派驻纪检监察组紧盯数字赋能关键环节,督促县发改局对项目建设综合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今年5月初,全县所有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进度等全流程信息已实现跨部门互通共享,彻底打破了以往基层干部“跑断腿、门难进”的信息壁垒,构建起“一次录入、多方共享”的协同联动新格局。这一变革不仅大幅减少了基层干部的重复劳动,更显著缩短了办事时间,项目建设管理效率得到质的提升。
在流程优化方面,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联合县发改局督促各审批部门精简审批环节,创新推行“政企不见面+清廉平台审批”模式,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线上办理覆盖面,实现审批流程“零跑腿”“零接触”,涉企事项办理时限压缩比例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通过精简督查检查事项、合并同类督查,取消4项“痕迹主义”报表,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迎检填表”中解脱出来,得以集中精力抓项目落地、解施工难题。
“以前项目推进中,责任‘满天飞’、报表‘堆成山’,现在责任清了、流程快了、督查少了,我们终于能沉下心来解决施工中的实际问题了。”谈及变化,洛南县城关街道某房产项目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一线工作者的普遍心声。
下一步,洛南县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跟踪监督,推动县发改局完善平台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减负措施落地见效,让基层在项目建设中轻装上阵,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