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处分后一度觉得抬不起头,是你们一次次上门谈心、帮我分析问题,现在我总算解开了心结,工作也更有干劲了。”面对洛南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工作人员的回访,曾因工作失误受处分的乡镇干部老李感慨道。这是该县纪委监委做深做细回访教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洛南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将回访教育作为案件审理“后半篇文章”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准化施策、常态化跟进、人性化关怀,帮助受处分干部正视错误、卸下包袱,推动“有错干部”向“有为干部”转变,为县域发展凝聚起干事创业的正向合力。
精准画像,让回访教育“靶向发力”
“回访不是简单的‘走流程’,必须摸清干部‘病因’、找准‘症结’,才能开出‘良方’。”该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李志远表示。为避免回访教育“大水漫灌”,洛南县建立“一案一档一策”机制,在案件审结后第一时间梳理受处分干部的违纪事实、处分类型、岗位特点及思想动态,形成个性化回访档案。针对不同情形分类施策,对因政策理解偏差犯错的干部,重点解读相关法规政策,帮助其理清工作边界;对因作风漂浮、履职不力受处分的,结合其岗位职责制定整改清单,明确工作标准;对年轻干部则侧重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筑牢纪律防线。同时,回访前主动与所在单位党组织沟通,了解干部日常表现和工作难点,确保回访内容既“红脸出汗”又“暖心鼓劲”。
多维联动,让关爱帮扶“全程相伴”
处分决定下达只是起点,持续跟踪、常态帮扶才能确保干部真正“改过来”“干起来”’。洛南县纪委监委创新回访模式,由审理室牵头,联合案件承办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及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回访小组,构建“教育—监督—激励”闭环。回访中既听干部“说”,更看行动“做”,通过面对面交谈,倾听其思想困惑和工作困难;通过列席所在单位会议、查看工作台账等方式,动态掌握其整改成效;通过走访服务对象,了解其群众口碑变化。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提醒督促,对出现的新问题当场指出,确保回访教育贯穿干部改正提升全过程。
正向激励,让干事热情“重新点燃”
“回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洛南县纪委监委积极推动回访结果与干部使用、评先评优挂钩,建立“容错纠错+正向激励”联动机制。对回访中发现的改正态度好、工作实绩突出的受处分干部,及时向组织部门和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符合条件的依规依纪推荐使用,让“有错能改”者有“有为机会”。
“每一名干部的成长都不容易,帮助他们‘重生’,既是纪律的温度,更是发展的需要。”洛南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把回访教育做深做实,以精准监督传递组织关怀,以正向激励激发担当活力,让更多干部在严管厚爱中校准航向,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