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市、县委关于在镇办全面推行“五项制度”的统一要求,三要镇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明确责任主体,树立工作规范,建立运行机制,强化检查考评,注重执行效果,全面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切实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取得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一、加大宣传,提高知晓率,营造浓厚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镇党委高度重视对“五项制度”的学习领会,采用镇理论中心组研讨学习、镇村干部交流学习、现场观摩培训等方式方法,全面深入对落实各项制度的意义、目的、内容、要求、规范、关键环节进行学习培训,强化干部职工对各项制度的认识和理解,牢固树立“严格标准执行制度 注重实效推动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利用周一例会,组织学习了《商洛报》开辟的“五项制度大家谈”栏目相关文章,要求镇村干部充分利用召开村组干部会、群众会深入广泛宣传镇办落实“五项制度”的便民、利民、惠民的现实意义、服务事项、标识标记、方法途径,动员广大党员群众认识、受惠、监督镇办落实“五项制度”带来的系列变化,在全镇形成了群众参与监督“五项制度”执行,公务人员主动执行 “五项制度”的良好氛围。共召开观摩学习2场次,安排具有一定认知和执行水平的干部开展培训4场次,结合讲党课专题辅导3场次,学习交流3场次,召开各类会议宣传22场次。
二、制定规范,讲求操作性,保障规范运行。通过培训、观摩、交流、检查,评选出各项制度执行中3个先进单位、6名先进个人,为全镇树立了样板;为了确保制度执行统一、规范、易行、管用,制定了《三要镇关于落实“五项制度”的实施细则》,详细规定各项制度的对象、要求、规范、方法程序、监督检查、考核评议、奖惩、结果运用等,建立干部去向公示的主要内容、干部去向说明、民情日记的填写内容、信访当日接待办理程序、代办服务事项流程等工作关键关节的规范。镇上为镇机关、镇属各单位统一制作了胸牌、岗位去向公示牌等制品,统一印制代理事项登记册、承诺单、信访接待册等相关表册,确保式样统一、要素齐全、内容规范,为全镇落实“五项制度”提供了制度及运行机制保障。
三、传导压力,提升执行力,建立责任体系。为了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权威性和实效性,镇党委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贯彻落实“五项制度”工作领导机构及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正副组长的督查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详实规定了执行“五项制度”的规范、管理、监督、考核、奖惩及纪律要求。建立层级负责责任体系,明确镇党委书记对全镇落实“五项制度”工作负总责;分管及包片领导承担对分管办、站、所、村(居)主要负责人落实制度的主体包抓责任;各办、站、所、村(居)主要负责人承担对所管理干部职工落实制度的包抓责任。镇纪委承担对全镇落实制度的监督检查责任,及时纠正和处理执行制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四、勤于督查,树立权威性,严格问责问效。坚持勤督紧查,建立“一级抓一级,级级担责任”的压力传导机制。镇党委将把“五项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村(居)和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干部的年度考核内容。采用展评民情日志、督查挂牌上岗、核实干部去向说明、检查代理服务等方式进行全面深入检查,分别评选出优秀单位、较差单位、优秀个人、较差个人,进行公开公示通报,有力增强了各办、站、所负责人及干部职工落实制度的自觉性和紧迫性。镇纪委采取日常检查、定期督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对于存在问题,因症施策整改,对于干部职工反映的具有倾向性、普遍性民情,及时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制定相应应对预案;对于干部去向公示不够准确、精细、及时的问题,确定专人负责,及时记录公示;对于信访当日接待只接待,未具体办理的,督促限期办理。共开展落实“五项制度”检查活动6场次,集中调阅干部民情日志5批次,给予警示提醒3人次、警告处分1人。制度执行以来,人均每月记民情日记15篇,归纳校点布局、村级财务等具有全局性民情反映6条,直接或代理服务事项3750批次,调处矛盾纠纷263起。
五、创新方式,注重实效性,推动工作开展。在制度落实过程中,三要镇以“四下基层,四上水平”为载体,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社会稳定上水平;包村包户下基层,扶贫攻坚上水平;现场办公下基层,工作落实上水平;释难解惑下基层,为民服务上水平。大力推行以“一线工作法”,努力把落实制度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目前,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集镇建设、移民上楼、罗村美丽乡村建设、袋料香菇生产、永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宏达工艺品专业合作社提等升级、正兴牧业养殖场扩大规模等重点工作推进有序、形势喜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催人奋进,达到在推动工作中执行制度,在执行制度中推动工作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