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资金怎么用?项目招标谁来定?资产收益如何分?”这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古城镇有了明确答案。近年来,古城镇纪委紧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关键环节,以精准监督执纪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能”。
织密监督网络,管住“微权力”。“现在村里每笔开支都要公示,随时都能看明细,心里敞亮多了!”村民王大爷满意的说到。镇纪委联合农综站、财政所组建专项督查组,通过调取凭证、实地勘验、走访群众等方式开展“穿透式”检查,累计核查账目80余本,纠正违规操作12起,推动建立标准化管理台账130套,真正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高压惩腐肃纪,敲响“警示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侵占集体资产、挪用惠民资金等问题,镇纪委建立“线索起底-快查快办-通报曝光”闭环机制。今年以来立案查处违纪案件5件,通报典型案例3起。在警示教育大会上,某村原支书因挪用村集体资金被公开曝光,引发强烈震动。“看到身边人受处分,教训太深刻了!”参会村干部纷纷表示深受警醒。
建章立制固本,筑牢“防火墙”。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镇纪委推动修订《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细化资金审批“五签字”、资产处置“四议两公开”等22条操作规范。联合财政所所、农综站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织镇村干部参加专题培训12场次,发放《廉洁履职手册》300余册。通过以案释法、情景模拟等方式,切实提升基层干部纪法意识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下一步镇纪委将持续擦亮监督探头,以“三资”管理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