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目:
1.保安镇以作风建设助力灾后重建
2.巡检镇在灾后恢复“后半篇”中发扬好作风
3.柏峪寺镇“345”工作法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工作
保安镇以作风建设助力灾后重建
保安镇以全县“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作风建设为抓手,激励全镇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推动形成“勤快严实精细廉”优良作风,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一是做好项目申报,快速启动水毁设施修复。积极梳理统计“7.22”暴雨洪涝灾害中保安镇基础设施损毁情况,及时与县级部门对接进行修复,先后对12个水毁道路项目、7个水毁河堤项目、1个水毁桥梁项目拟纳入全县2021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进行了申报。
二是修复损毁房屋,全力保障群众住房安全。联合县住建部门对暴雨造成的10户倒房户和160户过水户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将10户倒房户中的5户纳入D级危改,160户过水户中的7户纳入C级危改,由保安镇危改办负责指导,各村组织实施,推动危改任务有效完成。
三是用心做好安抚,重振群众灾后重建信心。精准施策、用情帮扶,对因倒房情绪受影响农户,保安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和心理疏导,逐户做好其思想安抚工作,并为其免费租房,保障群众米、面、油和被褥等生活用品。同时积极联系县保险公司,做好农作物受损赔偿工作。
四是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人盯人”防抢撤机制。建立“人盯人”撤离台帐,制定撤离明白卡,科学确定网格片区,共设置撤离安置点48个,转移安置危险区群众564户1371人,累计组织群众撤离演练48次,每个安置点为每人储备3天的饮水和方便食品,确保防抢撤机制落实落细。
在灾后重建“后半篇”中发扬好作风
“7.22”暴雨洪涝灾害后,在巡检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下,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作为,在灾后重建中持续发扬以人民为中心、担当负责好作风。
一是强化灾后恢复作风监督。巡检镇党委成立灾后重建纪律作风监督工作专班,紧盯恢复生产、垃圾清理、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修复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督促各方责任落实落细,纠治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严查救灾物资发放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以坚强作风和纪律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序恢复。
二是积极开展基础设施抢修。巡检镇党委抽调作风硬、勇担当6名干部成立基础设施抢修突击队,组织大型工程机械对辖区内水毁路段及塌方路段抢修恢复。“7.22”暴雨洪涝灾害以来,累计出动挖机铲车42台,清理太子坪、高山河、驾鹿、社区、上庙等5个重灾区河道与排险26公里,维修道路43处20.5公里,新修建便道23处8.8公里,清理农田淤泥、垃圾,恢复农田64亩,维修水源、蓄水池12处、维修管网13.5千米。
三是切实做好灾民安置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采取集中安置、投亲靠友等方式,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设置3个集中安置点安置灾民群众50人,分散转移安置群众88人,发放物资46201件,采取短期到学校和村幸福院临时安置,过渡期在镇敬老院集中安置和投亲靠友安置,长远通过危改和在村进镇进城搬迁安置三结合的方式妥善安置灾民,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四是落实“人盯人”防抢撤责任。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将党员领导干部镶在防汛点上,建立防汛救灾五级包抓责任体系,按照“不漏一户一人”的原则将地质灾害点、洪涝灾害点、尾矿库下游受威胁群众全部纳入网格,明确撤离责任人和撤离路线,组织全镇8个村95个撤离转移点按照人盯人机制开展应急演练。
柏峪寺镇“345”工作法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工作
全县“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作风建设开展以来,柏峪寺镇“突出三个重点、坚持四个贯穿、做到五个结合”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一是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领导干部。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为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点,从领导干部示范表率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二是做到知行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增长才干,提高本领。三是切实顺乎民意。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维护群众权益中有新作为、在服务基层中有新作为。
二是坚持“四个贯穿”。一是坚持把学习贯穿于工作始终,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学计划,学理论、学党史党纪、学先进、学技能,采取领导辅导领学、讨论交流帮学、心得交流互学、笔记展评促学等形式,强理论、学政策、提素质、练能力,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作风建设上来。二是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作风建设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先后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前河等村的人蓄饮水等实事21件。三是坚持把征求意见查找问题贯穿始终。采取边学边查边改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围绕查找干部职工学习、工作、纪律等方面存在问题,认真开展对照检查,找问题,查不足,提措施,建机制,促发展,征求意见和建议12条,查找问题8条。四是坚持把整改提高贯穿始终,边学边改,学改结合,相互促进,共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19项,落实整改措施13条。作风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成效显著。
三是做到“五个结合”。把作风建设工作与推动防汛、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社会稳定、防返贫监测机制等相结合,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建章立制相结合,与落实严明干部纪律相结合,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研究确定灾后重建工作思路,围绕产业培育、农民增收重点目标,扎实推动防汛救灾、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坚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作风建设促进当前工作,以工作实绩检验作风建设开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