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选好切入点,找准着力点,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围绕发展,在服务大局中有所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把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大政方针结合起来,置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去衡量去把握。一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坚持科学规划、梯级开发、合理利用农村土地的原则,切实保障农民在土地承包生产经营上享有权益,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坚决纠正脱离实际、盲干蛮干,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等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做法,坚决纠正和防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要加强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金融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农业和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农村土地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等落实情况,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确保“三农”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三要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抓住资金的分配、筹集方案、使用范围、收益对象、投入领域或范围等内容,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截留、挪用、侵占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及时到位、正确使用、发挥效益,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服务和保证。
围绕和谐,在倡导新风中利民惠民。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倡导新风尚,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一要持续强化民生保障。有效缓解群众饮水难、出行难、看病难、用电难、上学难等问题,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实事项目,办好民生事项,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就业、社会保障、出行、物价、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要大力倡导为民理念。解决纪律松懈、脱离群众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解决作风飘浮问题,树立实干精神。加强执行力建设,解决照本宣科、观念陈旧问题,树立进取意识,真正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懂发展,造福群众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三是有序推进便民措施。对各项惠农政策,进行专项检查。实行党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公布举报电话,方便群众监督举报,从而确保党的惠民政策和各项措施及时、完整、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以人为本,在纠风、惩处中弘扬正气。要进一步落实纠风重点监控制度,完善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长效机制,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矛盾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着力解决在扶贫、救灾、救助、移民等款物使用,农村土地承包、征用、宅基地划分、村镇规划等过程中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要重点查处截留、挪用、侵占、贪污强农惠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侵占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涉及农民负担恶性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利用家族势力搞不正当选举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参与赌博、借婚丧喜庆收钱敛财等案件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