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镇纪委 周军政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党员转入社区管理,城镇社区功能不断增加,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向社区延伸,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新课题。作为洛南县石门镇的中心,镇纪委决定把加强城镇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来抓,并就此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当前石门街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
1、基本情况
石门街是石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008年9月实行村改居。社区内现有11个居民小组,辖区有各类企事业单位41个,,有农户630户,农业人口2136人,耕地面积1447亩,08年人均纯收入2500.67元,社区年资源性收入16200元。社区党员总数64名,配备社区支部委员5名,平均年龄47岁,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党建工作格局,社区建立了党建工作台帐。社区有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自乐班、便民服务点、就业服务站等设施。这些配套设施的建立,丰富了社区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为社区居民、青少年和老年活动提供了方便。此外,还按照“一区一警”的模式,设立了社区警务室。组建了巡逻队。社区居委会配备干部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60%,目前,还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社区建设的框架已初步形成,组织建设和配套设施已基本到位,社区的职能作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挥,这些都为构建平安和谐石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社区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开展了廉政教育,尤其是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开展廉政教育。通过上廉政党课和利用远程教育学习政策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做好政策法规和时事宣传,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廉政文化进社区开展较好,他们利用廉政广告牌、警示牌、廉政桌牌等形式宣传廉政文化,为党员个体工商户挂牌,开展服务承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是建立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制度,提高群众对社区事务的知情度和参与度。社区实行居务公开。凡与社区居民经济利益相关的事情,都要求公布于众,力求公平公正。社区财务、事务都要求定期公示;一些重大事项,如家庭申请“低保”, 社会救济,庄基审批,计生指标等必须随时公示,并交给社区居民参与评审。同时,社区行使部分物管功能,由此带来的租金,社区定期逐项公布,方便群众监督。
二、社区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门街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好的,尤其是社区党建工作开展较好,但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角度看,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是抓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不强。目前,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处于探索阶段,社区党支部主动抓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不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对居委会干部和社区党员教育少、管理松。一些社区干部特别是社区“一把手”,认为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自治组织,资金少,权力小,即使自身想腐败也没有多大机会;认为社区党员人数多、成分复杂,再加上社区干部少、力量薄弱,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很难开展,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是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事,与社区关联不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监督和管理意识不强。
二是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体系不健全,职能不明确。社区党支部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够得力。社区虽然建立了党组织,设立了纪检委员,未明确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容以及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能。造成工作职责不清,工作措施不得力,纪检委员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具体工作难以落实,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是社区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社务、财务公开不彻底。社区除一些共同的经费拨给外,还不同情况地存在一些其它的收入来源。社区对这些收入的管理和使用上不够规范,虽然都建立了“社财镇管,组财村管”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都存在不同形式的漏洞。同时,社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公开不及时,内容不详细,特别是对一些专项经费和社区收入的使用上采取回避,公开流于形式。
四是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制约机制没有完全形成。目前,社区专门成立了监督委员会,工作还处出起步状态,大多数社区都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督组织,很多为居民出具的 证明,低保申报等虽有一定的规定和审批、公示程序,但基本上还是党支部、居委会认可即是,居委会干部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又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是廉政文化的渗透力不够,廉政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广泛性。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虽已开展,但社区仅停留在树立几块廉政教育宣传牌、张贴几张廉政标语上,对廉政文化建设缺少认同感和参与热情。抓反腐倡廉方面的宣传教育形式单一,气氛不浓。致使反腐倡廉工作的渗透不够,廉政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广泛性。
上述存在问题,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客观上社区基层党员流动性大和社区干部少、待遇不高,工作经费不足等自身现实问题,给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困难。主观上是各级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体制机制不健全,没有与社区日常工作相结合。
三、加强城镇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设想和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
首先要认识到目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增长,社区人口越来越多,居住对象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社区管理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复杂,社区的地位在整个城镇管理当中越来越重要。因为,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要生活在社区里面,所以社区工作的好坏,涉及整个社会建设。而且现在的社区远不同于过去的居委会。社区党员人数增加了,群众对社区的依靠、信任和认同感也在日益增大。如果社区工作做不好,群众就会有意见,就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就会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就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社区里的很多工作,包括哪些居民应该享受低保、哪些需要得到救助、邻里之间是不是和睦、我们的社会服务工作是不是让群众满意、居民利益在社区里是不是能够得到有效维护等等,都涉及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来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建立机制,构建网络,加强组织领导
在社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涉及面广。而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力量和权限都有限,要开展好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需要上上下下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建立良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至关重要。
一是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各级要成立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机构,结合实际出台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方案。要发挥乡镇党委、纪委在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确定分管领导、牵头责任部门和相关责任单位,并将具体任务进行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通过加强领导,逐步形乡镇纪委组织协调和具体指导、社区党支部具体负责、共建单位和社区党员、居民积极参与和支持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社区纪检组织网络。社区纪委委员,负责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日常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社区成立“一会三组三站”社区监督服务组织,即社区成立以纪检委员为主任的居务监督委员会;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社区干部勤廉评议小组;便民服务站、村情民意信息站、廉政文化站。形成由上而下,分级负责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网络。
三是加强社区纪检委员的培训工作。镇纪委对社区新任纪检委员要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对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廉洁自律规定、信访举报处理、案件查处等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社区纪检委员整体素质。推行公选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制度,充实社区干部队伍的力量,以适应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为社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把握主线,突出机制,稳步推进城镇社区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我镇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现阶段要抓好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关键是要把握关键环节,由里及外,抓住“居委会自身党风廉政建设和面向社会的党风廉政建设”两条主线,以“居民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为主导,分工负责,结合各社区特点,创新形式载体,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步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以“居民监督委员会”为载体,加强居委会自身党风廉政建设
从目前社区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看,关键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管理,强化社务公开,深化财务公开,发挥“一会三组”监督职能,规范社区干部行为,加强居委会自身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以“民主理财监督小组”为载体,推进社区财务监管。社区财务特别是包括专项经费在内的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问题,是社区居民和共建单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各社区要建立并发挥“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监督作用,重大支出要经过“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同意,尤其对涉及社区弱势群体利益的扶贫、救灾、社保、低保、再就业等资金和实物的管理、发放、使用,要在“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监督下进行,切实保证专项资金和实物的用途,严禁截留、侵占和挪作他用。要加大社区财务公开力度,定期公布经费收支情况,自觉接受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的监督。
二是以“居务公开监督小组” 为载体,深化社区居务公开。社区成立“居务公开监督小组”,聘请辖区内有一定威望的老同志和社区内的人大代表、社区单位代表、居民代表担任廉政监督员,收集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意见,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抓好操作程序,公开公正办事。如低保审核、特困户确定等都要坚持张榜公布,以利于群众监督,防止不良倾向发生。做到公开内容全面、时间及 时、形式多样、管理规范,真正让居民满意,让干部满意;
三是以“社区干部勤廉评议小组” 为载体,加强对社区干部的管理。虽然我镇已经建立了社区党支部民主生活会、社区干部考评奖惩、“述、询、评”等制度,但还不系统、不全面,许多制约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按照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尽快制定出台加强社区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廉洁自律方面的具体规定,逐步形成用制度管理社区干部、按制度办理社区事务的良好机制,以此规范社区干部的各项行为,保证干净干事、优质服务。同时重视做好居民民主评议社区干部活动,每年召开两次居民代表大会时安排社区干部向居民述职,由社区居民对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实行社区居民监督社区干部的制度,并将评议与政治荣誉和经济直接挂钩,完善激励机制,实施奖优罚劣。
以“三站”为平台,加强面向社会的党风廉政建设
社区有“小社区、大社会”之称,要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密切社区党和群众关系为核心,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块为主,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把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搞好。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群众、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以“廉政文化工作站”为平台,深化社区党风廉政教育。目前社区文化教育阵地建设已比较完善,社区有自己的橱窗、宣传栏,电教室等,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阵地资源,发现挖掘各自特有的人文优势,与政协、书画协会等有机整合,建立“廉政文化工作站”,加大廉政文化宣传力度。可在社区橱窗中经常安排一定的版面,对社区廉政教育工作进行宣传和报导;在宣传栏中开辟廉政教育专栏;在社区阅览室设立“廉政图书角”;在小区醒目位置设廉政教育警句;等等,施以潜移默化、春雨润物的影响。还可组织开展如“知识竞赛”、“文化广场演出”等主题鲜明、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群众喜爱、寓教于乐的社区廉政文化活动,逐步营造浓郁的社区廉政文化氛围。社区的能人不少,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把他们组建成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筹建一批社区自己的文艺团体,通过自编自演的形式向群众展开零距离的廉政文化宣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