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纪委
(2009年6月19日)
根据市纪委《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抓好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组织人员对全县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作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社区基本概况
我县2003年采取“村改居”模式,改建了7个社区,2008年改建了15个社区,现有22个社区居委会,辖183个村民小组,9474户、33695人,涉及10个乡镇,他们是城关镇10个、谢湾乡3个、庙坪乡2个,景村镇、四皓乡、永丰镇、古城镇、三要镇、石坡镇、石门镇各1个。
按地域分:城市社区6个;农村社区16个。
按经济形式分:市场型社区11个,小区型1个,村镇社区10个。
22个社区支部、居民委员会建全,其中有9个社区已设立了社区居民监督委员会,按照工作职责,设有“三委会”办公室、低保、计生、医务室、警务室、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社保、调解、青年团、妇联、民兵连等组织,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和综合服务事务,机构健全,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
二、社区各项收入及公共建设投入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资源性收入:城关镇的西街、南关、东街、刘涧、柏槐、西寺6个社区有部分房屋出租,有收入外,其余社区没有别的资源性收入。
企业经营性收入:22个社区中,陶川社区有砖瓦厂一个,年收入2万元;刘涧社区有石灰场一个,每年收取承包费2000元,其余社区没有企业。
公共建设投入资金情况:如城关镇的刘涧社区各居民小组集资23万元,用于治理污水渠、硬化篮球场、卫生所建设等;柏槐社区投资60万元(群众自筹2万元,争取省市社区改扩建资金13.4万元,其余村组筹集),其中社区改扩建工程投资20万元;硬化一组、三组道路1450米投资20万元;砌四、六组护坡堤埝等工程,目前各项工程已基本完工;西寺社区投资52万元(争取省市社区改扩建资金13.4万元,其余村组自筹),进行了社区改扩建工程、硬化五组道路200米、硬化一组道路300米,另外争取城建局支持,投资53万元硬化社区门前道路,目前正在施工中。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各社区经营性企业、资源性收入少,争取各级建设性投资有限,想办一些实事,因资金等原因,还有很大困难。
三、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建设情况
社区所有收支均纳入乡镇统管,实行收支报账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预防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一)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各社区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务审批程序,做到重大开支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为切实加强社区集体资金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公款开支不合理行为的发生,如城关镇党委制定了村财镇管和村级公用收支建账(报账)制度,对社区财务从资金管理、财务审批、财务监管、统一财务公开等进行了规范,有效地遏制了少数社区干部借机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不廉洁行为。
(二)建立健全了民主议事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县民政局印发了《洛南县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各乡镇政府结合各社区的实际,进一步作了修订和完善,并将制度上墙张贴。各社区建立健全了居民代表大会、民主理财小组、居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机构,各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对社区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社区两委会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征求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和工作设想。重大事项坚持召开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坚持一事一议、投票表决等制度。统一规范工作程序,社区里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都能按照社区党支部提议、社区“两委”联席会议商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结果公布程序操作。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实施,确保了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防止了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
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各社区以强化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着力在加强廉政教育、坚持居务公开、建立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四个方面下工夫,切实加大源头治理工作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积极推动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廉政教育
各社区始终坚持以“教育为主、预防在先”的方针,把社区党风廉政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廉洁自律意识。
一是定期召开会议抓学习。各社区坚持一周一次“两委”会议、一月一次党员会,采取集中学习与收看远程教育警示节目、利用广播电视,经常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反腐倡廉的文件、法律法规,在日常工作中勤打“预防针”,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开辟专栏抓学习。为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社区开设了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栏,定期宣传廉政知识、廉政法规、廉政勤政的典型事例、相关制度和纪律规定,使各项廉政、纪律规定,真正深入人心。
三是开展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如城关镇的柏槐、陶川、杨川等社区春节、“七一”利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书画展等形式,开展了廉政文艺演出和廉政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努力扩大廉政文化的影响力,营造了浓厚的反腐倡廉氛围。
(二)坚持居务公开
各社区做到三个月进行一次居务公开,并不断完善公开内容,重大事务做到及时公开。公开的主要内容为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执行情况,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和低保,宅基地审批、集体经济收支、干部报酬发放和社区债权、债务等情况,社区承担的重点项目等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处理情况和群众认为有必要公开的事项。通过居务公开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交待。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各社区坚持把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努力发挥制度在防范和克服不廉洁现象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规范有效开展。建立和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社区党支部工作职责》、《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党支部书记职责》、《社区居委会主任职责》、《社区居委会干部守则》、《社区代表大会职责》、《议事委员会工作制度》、《社区居委会学习制度》、《社区居委会工作制度》、《社区居委会会议制度》、《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居民公约》等民主决策、管理、监督制度。如城关镇在各社区开展了“三清一强”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活动,“三清一强”即:财务管理清、群众诉求清、土地管理清、干部作风强,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措施。柏槐社区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四个一流”党建主题活动,即争创一流标杆支部、争创一流党员干部队伍、争创一流和谐发展环境,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初步形成了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
(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事务,工作量大面宽,任务繁重。如:城市低保(审核、调查、申报)、社保(下岗职工再就业、下岗人员合疗证办理、劳务输出等)、计划生育工作(社区居民及社区所辖单位人员的“三查”、计生日常工作)、社区常驻人口管理、户籍管理、社区治安、环境卫生、矛盾调解、残疾人服务保障工作等。为了方便社区居民办事方便,城区10个社区实行机关作息时间上下班制度,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的办事。如城关镇柏槐社区将社区办公楼一楼门面房进行装修改造,设立综合服务大厅,拟将低保、社保、计生、户籍集中在大厅办公,目前装修工程已基本结束,近期将可投入使用。
五、社区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与上级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干群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社区党员干部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没有在思想上、行动上引起足够重视。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还不十分明确,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上层领导的事,社区权力小,腐败问题还沾不上边。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对责任范围内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纠正不力,甚至不敢批评。二是部分社区党员干部还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不思进取,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部分社区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勤政廉政意识薄弱,缺乏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还比较严重。有的干部不敢坚持原则,明哲保身,存在好人主义思想和庸俗作风。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问题在一些党员干部的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2、监督不到位。一是监督制度不完善。定期谈话制度、社区党支部定期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度、对社区干部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项检查考核制度等还需进一步规范。二是居务公开的透明度还不够。公开的多是文件和结果,事前公开和过程公开比较少,且在公开程序上随意性大,致使居务公开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群众心存疑虑,满意度不高。三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缺少检查监督,责任追究不到位。甚至有些党员干部怕报复、怕伤和气、怕抓不准、怕被人说出风头、怕招来麻烦,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四是对居民委员会的监督从法律法规以及制度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导致监督工作缺位。
(二)抓好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根据城市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该重点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责任落实问题和监督制约问题:
1、建立和完善思想教育机制
思想教育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要提高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必须进行思想教育;要从法律、纪律逐渐转变为高度的自律,做到对党和人民赋予的